“前些日子,我忽然想起,以前你也跟我提过要给公主招驸马的事情,你可有印象?”
皇后迟疑了片刻,谨慎的答了。
“臣妾记得。那时陛下未允。说她年幼,要过了十五。”
“是啊。御知娘亲早故,有些事情还未曾告诉她,总担心她心有芥蒂。所以从前,我是颇为犹豫。”
“陛下的意思是...?”
“最近我听太子说她懂事了些。平日我忙着国事,总是不能与她其乐融融,还被她抱怨。如今她年岁不小,是该当为其找个贴心的驸马了。昨日孤交给皇后的差事,你可有人选了?”
常皇后的笑容比刚才和顺了许多,脸上依旧是当年嫁过颖王府上时的端庄典雅,只是岁月风蚀,曾经的美人眉眼之间也多了几撇皱纹。
“御知是陛下的亲人,陛下....陛下总是宠爱许多,朝堂诸人皆有耳闻。如今陛下要嫁公主,凡王公重臣莫不想一亲圣恩。陛下如此问臣妾,恐怕您是已经有了人选。若是有中意的,便只管下诏了,剩下的让臣妾来替您操办就是了。”
圣人正了正色,神情严肃。
“孤每日审阅奏章,脑袋都要木了。今日便是想要皇后替我出些主意,物色几个人选的。”
常皇后见他神色严峻了不少,小心的将抚在他臂上的手缩了回来,谨慎的端坐着,从怀中掏出一张素纸。
“陛下。臣妾也略有准备。“
“说来听听。”
”阁老李如山家幼子,年方弱冠,如今在集贤院进修,德才兼备。不知是否合适?”
“李如山年迈,长子李敦道现在身居要职,世家算是不错,但是要御知嫁过去,那李家也未免太过招摇了。不妥。”
“那刘玉溪大人,家有次子,也是在集贤院进修,文武双全,陛下上岁还赐过他一杆金鞭的。”
“嗯。我记得了。那孩子确实是个人才,一手钢鞭很是威风,只是他讲话过于生猛,不懂得含蓄,似也不妥。”
“陛下。臣妾听说昭王爷家中幼子如今尚未婚配,也生的周正。而且亲上加亲,亦是祖辈佳话。到时候...”
圣人伸手打断了她,摇了摇头。
“孤这个弟弟太过散漫,连早朝都不曾来过几回。那个幼子崔豫霁我也见过,生的是不差,不过品行倒是不知。不过子随父姓,想来儿子的性格与老四也差不多,如此,总是有失体统。也不妥。”
常皇后接连说了几人都被他否决,心中不免失落,不知他究竟是有意试探,还是无心为之。低头思虑了半晌,忽得想起一事似的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