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的蜀国无大将,七旬老将赵云任前锋,依旧给魏国的韩德打成了“无子”良将!”
大秦。
“赵子龙万人敌也。”嬴政赞道。
公子扶苏频频点头道:“赵云为救少主冲锋陷阵,不畏死,乃真英雄也!”
西汉。
刘邦不吝啬赞叹说道:“汉朝有此万人敌,当数一大幸事,忠心不易,赵子龙十足的旷世奇才!”
吕雉也是露出欣赏之色道:“此人确实是盖世之才!”
东汉末年。
东吴。
孙权微微颔首,认同道:“素闻赵子龙勇武,长坂坡七进七出,理应如此啊。”
鲁肃面露难色道:“三国十大武将,东吴占了两位,曹魏占了三个,还有一个已阵亡的典韦,蜀汉占了四个,却都安然无恙啊。”
洛阳。
“原来是赵子龙,那就说的过去了。”曹操喃喃道:“这大耳贼假仁假义,在收买人心方面,倒是出类拔萃。”
荀彧轻声道:“丞相可见后世评论,最后蜀国无大将,七旬的赵子龙担任先锋。”
“自是看到。”曹操笑道:“蜀国无大将,赵子龙老矣,未来我们也许迎来了最强盛的时期,此乃一大幸事也!”
蜀汉。
赵子龙谦虚道:“子龙不才,军中各位将军都比我强上太多,后世人太过抬举了。”
刘备抓住他的手,道:“子龙勿要谦虚,你的武力和智谋各位都是认可的。”
张飞笑道:“十大武将,我们占了四人,可喜可贺啊!”
满朝文武纷纷庆贺。
就在这时,天幕上的最后一条评论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