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嵩一直在想如何安置杨世帆,杨奭在永州用水泥铺路,作为大魏的试点,有了这个功劳,一两年内回到京城,不论是接替京兆府府尹,还是进六部,都稳了。
反而杨世帆不好安排,想要历练就得去基层,可杨世帆的性子实在不放心。
如今许阳的安排,杨嵩很满意。
“好好干!”杨嵩难得用赞赏的眼神看杨世帆----其实之前他对这个孙子很满意,可那是没有对比。
和纨绔比,杨世帆很优秀。
和许阳比,看杨世帆哪都不顺眼。
“通过书办司,世帆可以和历代大儒后人建立友谊,这比什么都重要,”许阳自信道:“有了这个资本,过一年半载再到国子监,然后跳到礼部,这履历、资历都有了。
再加上书院,杨家可保百年兴盛。”
“不止如此!”杨嵩抚须而笑,“景初忘了一件事,很多大儒的后人都落魄了,但有传承在。
可以邀请到书院担任教师、入学,如此一来,我们将掌握前所未有的资源。”
“爷爷高见!”许阳赞赏道。
他怎么会想不到?本来就是他一步步谋划的,每一步都想到了。
但和长辈、上司在一块聊天的时候,要注意给他们留下发表意见的空间,你都说完了,让领导说什么?
“报纸什么时候推出来?”杨嵩问道。
“这几日就可以了。”许凡又道:“我已经安排刊印报纸了,就是介绍版权、版税。
如今书办司看似忙碌,其实只是京兆府附近的人。
大魏这么大,各州各府都有大儒后人,通过报纸发送到各州各府。
到时候再安排书办司的人到全国各地,如此一来……”
官场上什么最重要?
位置!
可成立一个衙门哪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