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慕晚的舅舅叶荀此时从江南起程,他已经蓄起了长发,束于顶冠内,不再是大和尚的模样,但与他同行的却有一僧一道。

    那僧人膀大腰圆,像尊铁塔,道士瘦若竹竿,风大若飘,如果他走在大和尚后面,是完全看不见还有一个人的。

    九年半以前他收到姐姐叶萱的来信,这封厚重的信件用急切而详尽的语气笔墨,嘱咐了他许多事情。

    其中第一条就是让他千万千万不要救下一对姐弟。叶萱重复写到:不要救他们,不要救他们!

    最终大约是怕弟弟叶荀不听她的,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实在不忍心,给十两银子罢了。

    大概是怕弟弟认错了人,或者觉得她所写匪夷所思,而一笑置之。姐姐在来信里详细的描述了这对姐弟与他初见时的穿着打扮甚至会说什么。

    从信上的落款来看,姐姐写的这封信大约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辗转多次才到他的手中。

    以至于叶荀吃不准他是否已经错过那对姐弟,直到他听从父亲的安排去自家酒楼安置新来的掌柜。

    就在他家酒楼不远,一对姐弟因为偷盗主人家的首饰财物而被几个家丁暴打。

    被打得不断求饶的姐弟,向围观人群哭诉父亲残疾,母亲痴傻,又都身子不好,常年需要吃药。

    前两日父亲去世,家中无银钱可安葬父亲,姐弟俩不得已一时犯了错才拿了主家的财物。

    姐姐骂弟弟糊涂,他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了,说好了,由她偷东西办安葬的事宜,出了事就是姐姐一个人顶着。

    可这弟弟却让姐姐好好当差,这事他来办,结果两人都被抓,一个也跑不了。

    这弟弟抱着姐姐哭,说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是好是歹姐弟俩要在一起。

    旁边有人问究竟偷了多少东西,把姐弟俩打成这样。

    那些家丁也不说话,只是挥着棍子和鞭子继续打人。

    弟弟挣扎着回答:“十两银子。”

    姐姐也道:“一根金簪。”

    金簪已经还回去了,银子则花在了买棺材寿衣,立碑,请人办丧事上。

    姐弟俩本身就是奴籍,当初被父亲卖的死契,而今就是被主家打死,好像旁人也管不了。

    叶荀想起叶萱信上的嘱咐,忍着不管,办完父亲安排的差事,又看了看酒楼的账,尝了新菜,就坐上马车准备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