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可能是乡野百姓,他们远比你知道该如何打动朕。”
卫青有一事不明,“既如此他又何必找微臣?”
卫莱抱起小女儿:“婉婉,
叫舅舅。”
小孩儿睁着乌溜溜的大眼好奇地打量卫青。卫青福至心灵,
“他以为微臣是公主的舅舅,陛下纵然不喜这篇荐文,看在微臣的面上也会见上一见?”
“先前怎么没想到?”刘彻问。
卫莱替他说:“他以为你有原则,不可能因为他而轻易作出改变。”
卫青有些许窘迫。
刘彻笑了,“朕也是人,
人心都是偏的,这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他若是个不通文墨的匠人,
无论其品行如何,朕都会见一见。”
“这个当真是他写的呢?”卫青怕他错过一个人才。
刘彻不答反问:“朝中如今最缺什么样的人才?”
朝廷不缺文采斐然的文臣,缺的是能征善战的武将。
卫青懂了,又见他没有看的意思,“微臣回头就同他说,微臣呈给陛下,但不知陛下何时看。”
“朕没打算看。”刘彻冲女儿拍拍手,小孩扑上来,“这东西可能是憋了一年,琢磨了三年琢磨出来的,错不了。朕不看是他自作聪明。这人定是有几分傲气。”
卫青惊讶,“还真是。”
“要用此人先要挫其傲气,不能让他以为朕求贤若渴,非他不可。”
卫莱忍不住说:“怎么跟买东西似的?不能太着急,否则就会多花许多冤枉钱。”
“差不多。”刘彻看向卫青,“以前你年岁小,都以为你人微言轻,你闭门不出,他们也懒得登门拜访。如今你已十七岁,离弱冠没几年,往后这些人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