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两人的传言,由最初的关系匪浅,到后来的有私情,如今已经越发不可收拾。
甚至有传言说,从时间推算来看,当初与朗国开战之际,殷武王有个一年半载都在那战场上,可一回京,王妃就已经挺着个大肚子了,那这孩子究竟是谁的,还未可知。
任何流言蜚语都伤不了孟娬,正是因为伤不了她,所以那些唇枪舌剑就专挑她的软肋下手。
在一些宴会场合上,京里的这些贵夫人们难免把这件事拿出来说叨,谁都怀疑殷武王的一双儿女不是他亲生的。
大家谈论起这件事时,不乏兴致勃勃、落井下石之辈。
有人道:“枉他殷武王英明一世糊涂一时,娶了个王妃回来,到头养的却是别人的种。他不知不觉地给人当了大半年的便宜爹。”
另有人应和道:“这大概就是殷武王平时造的杀孽太多,所以遭的报应吧。”
“啧啧,那真是够惨的。”
这事后来传到宫里了,皇后训斥了这些夫人们一顿。
可一旦扯上孩子,便关系到皇家颜面和子嗣血脉,皇家的人不能坐视不理。
太后那边自是也听说了,第二日早朝后,便请皇帝到她宫里来坐坐。
宫人上了茶,太后关心了几句皇帝的日常起居,后道:“昨日平王府中有茶会,夫人们聚在一起,说了些闲话,皇上可知?”
皇帝讶异道:“说了什么?”
太后叹口气道:“看来皇后心疼皇帝日理万机,不想再拿这些琐事来烦扰。昨个皇后知道以后,还训诫了她们一顿。”
皇帝并不多问,太后自己便会道来。
果然,太后饮了口茶,缓缓又道:“现在外面都在盛传,殷武王府的那一双儿女,不是殷武王所出,乃是王妃与旁人所生。”
皇帝冷哼一声,道:“朕看,一帮无知妇人,是吃饱了撑的。”
太后劝道:“皇帝也勿恼,这事总归是无风不起浪。可这又关系到我皇家的血脉和颜面,总不能让外人随意编排,依哀家看,眼下殷武王妃与那传出私情的人都扣押在大理寺,不如做个证明,也好彻底杜绝那些闲言蜚语。”
皇帝看向太后道:“太后想如何做个证明?”
太后道:“将殷武王府的一双儿女抱来,在大理寺与那有私情之人滴血认亲,由大理寺卿作证,皇帝以为此事如何?”
皇帝道:“太后的建议固然妥,但朕看还是等殷武王回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