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整条关隘,被分成了四十份,从四十个不同的起始点同时动工,每个小组三十人,分成了三组,只要天气晴朗,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开工。
    白天太热了就戴着草帽。
    夜晚看不清,就打着火把。
    整条马路上,一天到黑车水马龙。
    出厂的还带着余温的砖块,热腾腾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水泥一车车的被送往各个工地。
    其实,若不是为了架木梁,一个小组光是砌砖的,只需要六七个人就够了。
    如果天气能够一直晴朗下去,王伟计算了一下,每个小组每天砌一点七八米长的关隘,只需要五个月,甚至随着他们砌砖的手法越发的迅速,这个速速还能更快。
    而多出来的三个多月,则是王伟预留出来的恶劣天气无法开工的时间。
    一千二百人不停歇的砌砖,剩下的两千八百多人则专门负责后勤工作。
    他们要负责烧砖,烧水泥,要负责将这些东西运到各个施工地点。
    他们要负责下湖捕鱼,供应众人的食物需求。
    他们甚至需要将足量的食物,一天七趟的带到工地上,确保砌砖的工人不会因为吃喝问题而耽误时间。
    整个阳湖工程队,如同一台高效率运转的机器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忙碌,上面的任务由王伟指派到各个大组。
    每个大组再分配给他们的小组。
    然后由小组长详细分到某个人的手中。
    随着专门负责砌墙的瓦工手法逐渐纯熟,每个小组每天的进度也在增长着。
    有的小组铆足了劲,就是为了能够成为第一个二十四小时修建关隘长度稳定突破两米的传奇小组。
    其实,若只是砌砖,两米长,三米高,四米宽的城墙,也不过才二十四立方米的空间。
    哪怕就是用砖块填满,三十个人,一天一人也能够轻易的填满数立方米的空间。
    之所以进度如此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