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人立刻上表给送朝廷,指责宋军暴虐,害的西夏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份表章同时也传递到了环庆路,言词更为激烈,但据说环庆路上那位黑心肠地招讨安抚使得意洋洋的接见了西夏使者,矢口否认这事与自己有关,而后很亲切的问:“你说西夏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那么,明年他们还有力气来攻打我大宋吗?”
这样地责问还能出现在人类外交史上,也算是够荒诞的。
大宋朝廷内的大臣们随即有板有眼讨论怎么应付西夏敌人。他们本打算对赵兴略加惩处,随后,赵兴这话传到朝堂,同时传到朝堂还有范纯粹的坚决支持。
这下子,连朝廷大臣也不好意思了,枢密使王岩叟扭捏的建议:“西夏,敌国也!虽每年拜访不断。但也要看看那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拜访——杀我将士。掳我臣民,占我土地。逢年过节来致一声问候,难道我们就忘了西夏血仇?
如今西夏岁赐既绝,环庆路打的顺手,不如对西夏使臣不予理会,西夏但有责问,让范纯粹范老大人去应付,他那张嘴,一定不会让西夏人讨得半分便宜……”
朝廷大臣最终议论地结果是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此次大朝会过后,朝廷下诏:密州、环庆路所栽种的苹果树都属于管制资源,禁止对外出售,禁止随意攀折,别处如要引种树苗,都需要在官府的监控下,每一株成活的苹果树都需在官府登记,私自砍伐苹果树枝条超过三根,隶属大罪。
这一法律此后被称之为:《苹果令》。
苹果令中还有关于推行牧草种植计划的法令,这也意味着环庆路上连种草都能挣钱,光向周围州县卖草籽,就可以让农民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这些已经不是赵兴关心的了,他现在关心的是如何把战利品变现。
借助朝廷拨发的茶药钱、封桩钱,赵兴大肆收购参战将士们地掳获物——嗯,这就好比左手给右手付钱,左手能亏待了右手吗?
参战将士迅速将战利品兑换成现金。手中有钱了,他们战斗更加强烈——说直白点,就是去西夏境内打劫的更加强烈。
去打劫没个好的装备不行,而朝廷配发的军械质量不敢恭维,于是他们开始用自己的钱购置军械战具,因为现在所有的军械坊场都有官府参股并控制,所以他们相当于反手又将朝廷赏赐得钱付给了官府。
巨量的钱流转不息,环庆路上经济活跃起来,年初开办地各个作坊到了年底都开始盈利,因为商业交易地繁荣,陕西路上的商税也直线上升——这笔钱朝廷不收,是留给陕西路做战争费用地。
有了钱的赵兴又开始忙着给环庆路百姓发钱。他决心让环庆路的百姓体会到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红利,让他们知道:人世间做什么生意,都没有发动战争来得暴利。人穷不怕,去打仗,打败西夏人就能富足。
这年冬,赵兴开始带着如山的粮草与肉食巡视环庆路附近,逢人就发给几斤肉,几斤酒,一口袋粮食……
西夏使节是在归德川口紧赶慢赶赶上赵兴的,当他在宋军的引领下,登上归德堡城墙时,在场的宋军军官正忙着将一个金色的圆筒揣进怀里,而后装作若无其事的四处散开。
西夏使节扫了一眼墙头的宋军,深深的抽了一口冷气。
如今宋军的装备已经完全不同了,秦丹上的奏章上,详细解释了环庆路地发展,并向朝廷解释环庆路上的铠甲战具价格,要比京城便宜十数倍。与其长途转运,路途损耗严重。不如今后准许环庆路上自己筹集军资。朝廷随即准了这个上奏。接着,赵兴便利用封桩钱大肆采购军械铠甲,以装备他地部队。
现在仅仅是开始,环庆路上八成的军士们已经换装。高级将领一身青唐甲(板式甲),连士兵也能穿上一身金丝软甲。连头包裹在一起。以至于西夏使者举目望过去,只看见一片金属的海洋,那些银亮的铠甲衬着日光。耀的人睁不开眼。
赵兴看见西夏使节在眯着眼观察,他知道对方想什么,笑地很和蔼,不等对方说话,拱手拜谢:“感谢夏人的连年入侵,我陕西军民终于觉悟了,他们知道战争使弱的西夏越打越强。现在他们学会用西夏人地手段对付西夏——一旦觉醒,我们跟夏人不一样,我们背后有整个富饶的大宋支持,有一万万同胞支持,我们也将越打越强。
瞧,夏使,把你看到的一切回去告诉国相梁乙逋,告诉他这只是开始。我只是刚刚投了一枚石子进水,如今正在余波荡漾。马上,延路、泾原路、秦凤路都将被这股波涛波及到……从今往后,陕西这片就是我大宋的兵库,是我大宋的战争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