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乐乐小说网>竞技>重生电子帝国 > 第312章 并购?
    我听说rca公司在墨西哥建厂并不顺利,墨西哥不但政局不稳,而且缺乏合格的产业工人!其实rca公司完全没必要自己建厂,而是应该把生产风险给转嫁出去。

    我觉得您可以和陆先生聊一聊,如果贵公司把所有电视机生产合同外包给他,他能给你的最低报价是多少?我猜可能会比贵公司在墨西哥自行生产的成本还要便宜!”

    在场的人听了李轩的话都陷入了思考。后世电子产业的代工模式已经非常成熟。比如大名鼎鼎的富士康,全世界的“肾机”都是它来为苹果公司制造的。再比如我们用的联想电脑,几乎都不是联想公司自己生产的。

    布莱德肖深深地看了李轩一眼,他对李轩的这个提议颇感兴趣。把整个产品的生产外包出去。无需自己去承担建厂的风险与成本,这无疑可以让rca公司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而且经过与陆氏电子公司在之前显像管厂项目上的合作,rca公司其实也比较认可这个香港企业的管理水平,这为双方的继续合作打下了信任的基础。但布莱德肖有些费解李轩的目的,据他所知东方集团似乎并没有深度介入电视机产业的意向。

    比如之前的显像管厂项目。东方公司只充当了一个大股东和财务监督者的角色,并不在意获得企业管理的主导权。而李轩在刚才的话语,透露出他对rca公司关注并不少,连公司在墨西哥业务的情况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他现在突然出声撮合rca公司与陆氏电子的深度合作,深层目的又是何在?布莱德肖从来不相信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爱。对方如果不是有自己的目的,又何必多此一举的去管其他公司的事情!

    而陆秦天也有些诧异的同时。但他更多的是激动。别看陆氏电子公司最近这一两年发展的很快,但公司一半以上的业务,还是依靠给艾康公司代工生产显示器。而陆氏电子自己的电视机产品,也就在东南亚还算有一定的名气,最近才依靠与内地政府的良好关系。逐渐打入内地的友谊商场系统。

    陆氏公司去年全年自产自销的电视机总量在30万台左右。但rca公司虽然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电视机销售份额一降再降,已经从巅峰时的45%一路降到现在的20%。但rca公司全年的电视机总销量依旧达到450万台,是陆氏公司的十五倍。

    如果rca公司真的愿意,把全部的电视机生产转包给陆氏电子公司,即使每台电视机只赚取10美元的代工费,陆秦天每年至少也会有三四亿港币的利润,而他现在的全部身家也才三四亿港币而已。

    而且每年450万台的订单。足以让他在与大陆举行建厂谈判时,把条件提到最苛刻。同时如此大规模的订单,也足以把规模化生产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陆秦天有信心把现在的制造成本再往下压缩。

    李轩又以自己公司为例子。介绍了艾康公司外包生产abc系列电脑的经验。艾康公司在迅速扩充产能抢占市场的同时,通过生产外包有效避免了,公司过度臃肿造成的大量冗员。

    代工业的蓬勃发展,其实是接下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产业转移与分工调整的产物。但在香港由于李轩的蝴蝶翅膀,东方集团旗下的个人电脑、街机、家用游戏机、掌上游戏机等。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采用代工生产模式。

    而随着东方集团的快速发展,所有参与代工生产的电子厂们也分得了一杯羹。让这一模式在香港已经被普遍接受。比如除了东方游戏外,香港还存活着六七家街机公司。

    这些公司的游戏机。虽然没能像东方游戏公司一样畅销全世界,但至少在香港本地,以及临近的台湾、东南亚等市场有一定的销路。这些公司也并没有自己生产街机,而是学东方游戏公司一样采取外包。这样一来甚至只需四五个人,就能撑起一家街机研发公司,极大地降低了入行门槛。

    “李先生,你之前提出的建议对rca公司来说非常有价值,但您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布莱德肖在吃晚饭前特地做到李轩旁边,有些好奇的问道。

    “如果我说只是想赢得你的友谊,布莱德肖先生你会信吗?”李轩笑着说道。

    “叫我索恩顿就行了,我们的友谊不值得你如此仔细的研究rca公司!”布莱德肖摇了摇头说道。

    李轩离开后,他在房间里仔细思索了李轩之前的对话,觉得李轩的提议绝不是临时起意,而似乎是仔细的研究过rca公司的情况。

    “好吧,索恩顿!我确实认真的收集过rca公司的资料,并加以认真分析!毕竟我和你们的合作并不少,显像管项目、半导体项目、液晶项目!而在对贵公司的长期关注中,我发现rca公司走入了一个死局,那就是无法在成本控制上与日本同行相媲美!

    这导致了贵公司公司在面临日本企业的价格战时一筹莫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被日本公司一点点蚕食!时光倒退十五年,那时日本电视机在美国市场几乎还可以忽略不计。那时rca的竞争对手是西屋电气、通用电气、菲尔考、摩托罗拉、马格诺斯克、埃莫森等美国家电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