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业将原本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山沟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地级市,这就是汽车工业的强大。
汽车工业带动的绝不仅仅只是汽车工业而已。
汽车盖厂要工人,工人就必须要住的地方和吃的地方,而这时候,建筑业、食品行业就开始发展了。
而工人们得到了工资需要消费,而这时候就需要娱乐的地方,而这时候第三产业的娱乐业便开始发展了。
工人们也需要穿的,所以这时候,服装业也开始发展。
而维持这些产业,就需要更多的人口,所以人口开始搬迁进来了,什么地方有利益,什么地方就会有人的存在。
而这时候,行政单位就必须要存在了,维持治安的人物、保障街区干净的清洁工,交通规划、发展什么的,这样,政府就有了。
越来越多的人,刺激了这个小地方的发展,于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地方就成了。
而这时候,汽车产业的产品可以开始出口了,而在这个初具规模的小城,在面临发展瓶颈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资源的帮助,而他们这时候只能通过从头开始或者进口的方式来得到产品,但是,并不是所有资源和产品,都是依靠这个小地方就能成的,所以他们必然有进口。
于是,进出口行业就有了,海关就有了。
再发展几年,一切就步入正轨了。
等到快速发展期结束,这时候,一座城市,便已然出现了。
这便就是一个重工业产业的力量。
这个例子还是可以用十一堰来形容。
60年代的十一堰,只是中国无数深山小镇中的一个。这个地方北有武当山,南有神农架,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意思是说垒起整整十道堰才能开出地来种。
根据当地的说法,只有一间打铁店,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就足以传遍整个小镇——这就是当时那里的全部的“工业基础”。
虽然这个地方是中国的中心地带,但是地理位置优越,但却因为地势险恶,而成为了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地方。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要说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厂,即便是职工的基本生活,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
但仅仅用了不到五十年的时间,这位地方,就变成了一座城市。
如今的十一堰再也看不到当初荒野山沟的痕迹。
如果用形象一些的话来说,在五十年前,这个地方是一个茅草屋,刮风下雨的时候,屋里都会下小雨。而到了五十年之后,这个地方却成为了一座五十层的现代化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