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小事情上面,大家也不想完全闹僵,再加上宋明理也有自己的手段。
经常会拉一批人打一批人,朝堂内部也是分作不少派系的。
再让宋明理做成了不少事情。
但是在大事情上面,这些人却都是有着一定的默契,这可是布政使,一州之地的负责人,说什么也不会让他这么得逞的。
果然,在宋明理说完之后,立即就有人出言反驳,“宋大人,据我听闻,梁大人爱民如子,在任职期间,每日勤政,从未有丝毫懈怠。
虽然说现在梁州有些问题,但那也是因为最近梁州大旱导致的,而梁大人也一直在安民赈灾,我听说上个月,梁大人还因此病倒,你这么做,居心何在?”
说完之后,此人对沈城行了一礼,“陛下,宋大人不经调查,平白污蔑梁大人,请陛下圣裁。”
宋明理突然嗤笑道:“勤政爱民?安民赈灾?呵呵,梁州现在粮价飞涨,朝廷派去赈灾的粮食哪去了?
据我所知,梁州的那些粮商可都是和梁大人脱不了干系,这就是你们说的勤政爱民?”
“你可有证据?宋大人,虽然说御史可以闻风弹人,但是你这么污蔑一位布政使,到底有何目的?”再次有人出列言道。
宋明理当即说道:“我当然有证据,陛下请看。”
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份奏章。
当即有太监将奏章拿过来交给沈城,沈城看了一下,手不知不觉攥紧了。
上面虽然只是书写了一部分,很多都是大概,但是沈城看得还是火气直冒。
虽然宋明理递上了奏章,但是也没有多少人担心,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情,皇帝还是会询问三公和六部尚书的意见。
以前三公只是一个荣誉职位,很少是具有实权的,但是自从连续大崝几任皇帝都没有作为,再加上三公自身的名望。
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导致三公的权利慢慢的加大了,现在三公可以说是朝堂上最为权柄的人了,就连六部尚书都是位居余下。
果然,当沈城看完之后,就将奏章递给了三公,然后询问道:“不只三位怎么看?”
太傅赵承言沉默了片刻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梁宽虽然有些过错,但眼下不宜轻动,现在梁州本来就灾情泛滥,要是此时缉拿梁宽,或许会导致梁州不稳。”
太保翁翰也开口道:“陛下,臣附议,而且这件事情现在也只是宋大人的一家之言,具体情况还是有待查证。”
太师韩愈此时也没有看戏,“臣也以为此时当以大局为重。”